六祖惠能一句「應無所住而生其心」,頓開茅塞,親見「何其自性,本自清靜!何其自性,能生萬法!」的自家面目。短短千字的《金剛經》從此取代了達摩東來以「愣伽四卷,可以印心」的傳統地位。《金剛經》為中國禪學的園地,綻放了百花齊放的黃金時代。本文釋解《金剛經》採取傳統和現代融合的路線,參考清朝溥畹大師的注疏,並且做了縝密的考量: (一)每分設立綱目提要,以宏觀的角度,貫穿「金剛般若的」經緯,闡述每分的意趣所在。 (二)注解簡明通俗,以此方式,引導入甚深空理,實證生命的真相。藉此點亮內在的火花,鑑照般若寶藏。 (三)用譬喻寓言、公案典故為我們穿針引線,如同「以指指月」,藉著指頭的方向,讓我們看到自性圓滿的月亮。 (四)全經三十二分,分分旨在探究心靈盲點的破除。古今的煩惱形態雖然不盡相同,但面對生老病死,憂悲啼哭的心情是沒有古人今人的分別。 《金剛經》是一部安心的寶典,委婉曲折地為我們道盡內心的恆沙風光!《金剛經》是度盡生老病死的法船,是映蔭三界熱惱的林園,是斬斷紅塵情絲的慧劍,是喚醒夢裡說夢的棒喝! 生死洪荒中,唯有《金剛經》知你解你:茫茫人海裡,《金剛經》一句一偈,都是你至死不移的終生伴侶。 作者簡介 星雲大師 江蘇江都人,1927年生。十二歲於南京棲霞山出家,禮志開上人披剃,1941年於棲霞山受具足戒,並且在棲霞律學院、焦山佛學院等處參研佛法。 1949年春來台,曾主編《人生雜誌》、《覺士旬刊》、《今日佛教》等佛教刊物,並於1967年開創佛光山,致力於佛教教育、文化、慈善等事業之推動,卓然有成。並為佛光山在世界各地創設別分院一百餘所、佛教學院十八所,又創辦智光中學、普門中學,及在美國創辦西來大學和在宜蘭籌設佛光大學等。 1985年自佛光山宗長退位後,四處雲遊弘法,現任世界佛教徒友誼會名譽會長、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會長,致力於佛教現代化和國際化的發展,並推動人間佛教、生活化的佛教不遺餘力,是矢志建設「人間淨土」的菩薩行者。